曾有人笑言:在中国,没有用过膏药的老人可以申请贴上"稀有动物"标签。虽是笑言,但也反映了膏药在我国使用的广泛性。古代医学家有言曰:"膏药能治病,无殊汤药,用之得法,其响立应。"与打针吃药相比,膏药方便、无痛,更容易为人们接受。一泽堂提示特别是常有腰酸背痛的老年人,更是对膏药情有独钟,家中常备。
膏药,是中药五大剂型——丸、散、膏、丹、汤之一。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《黄帝内经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难经》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。膏,顾名思义,就是粘稠之物。膏剂是常温下为固体、半固体、半流体的一类剂型。由药物和基质两个部分组成(也有不用基质的)。缪希雍《炮炙大法》说:“膏者,熬成稠膏也”;龚云林《寿世保元》:“膏者胶也”;都反映了膏剂的形态。
膏剂是祖国医药学的一类古老剂型,其渊源久远。早在《山海经》中就记载了羯羊脂用于涂搽皮肤以防皲裂,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膏药。
膏药治疗是外治法的一种.它是利用药物,施于病者机体外表某部或患部的作用,借经络的通路发挥药物的通经走络、行滞去瘀、开窍透骨、驱风散寒的功能,从而达到某种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。
一般来说,膏药分四大类:煎膏、硬膏、软膏、敷药。硬膏,到如今人们常用的就是硬膏和软膏这两种。而硬膏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常使用的一类。
到了近代,随着科技的发展,各式各款膏药蜂拥而出,我们在发掘、整理和提高的基础上,应进一步深入研究,使膏药和膏药疗法发挥更大的作用,为人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。